目的 探讨内眼手术后角膜失代偿的原因,特别是手术前隐匿的原发角膜病对于内眼手术后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影响。
方法 收集从2007年 1月至2011 年 4月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内眼手术后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而要求行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内眼手术方式,手术至出现内皮失代偿的时间,视力,眼压,详细的裂隙灯检查,双眼的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HRT-3检查结果等。记录不同手术方式的例数,和通过患者未手术眼确诊为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患者例数。
结果 共有97 例病人98 只眼进入本研究。内眼手术方式的分布如下:白内障摘除手术62例(63%);抗青光眼手术3例(3%);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4例(15%);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5例(5%);眼前段及后段联合手术4例(4%);多次内眼手术10例(10%)。其中经过相关检查,未手术眼证实为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有 10例 10只眼,发生率约为10%。内眼手术术式为白内障摘除手术8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2例。
讨论 角膜内皮失代偿作为内眼手术后的重大并发症,对手术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直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虽然角膜内皮移植术对该种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受限于有限的材料来源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难以在全国推广。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双眼发病,通过本研究可推测大部分/全部患者的手术眼在手术前就存在内皮病变,但由于没有进行相关检查而未能明确诊断。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手术前的角膜内皮镜检查对于发现隐匿的原发角膜病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对手术效果的预测及医患双方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