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学龄前儿童近视化过程的屈光演变和相关生物参数变化的观察(附10例)           ★★★
学龄前儿童近视化过程的屈光演变和相关生物参数变化的观察(附10例)
作者:石一宁 文章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 点击数:340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眼正视化过程的屈光演变和相关生物参数变化规律,及其对预测早期近视化的意义。
方法 选出眼正视化的屈光、相关生物参数以及眼底形态学改变等观察指标,包括,(1)视力,(2)散瞳验光后的屈光度,(3)角膜曲率,(4)散光,(5)眼压和角膜厚度,(6)眼轴,(7)眼底改变:①后极部整体的改变,豹纹状眼底,按脉络膜血管暴露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豹纹状眼底改变,②视盘区的鼻侧过度牵引、弧形斑形成。
结果 从9方面逐例分析眼正视化的屈光、相关生物参数以及眼底形态学改变:(1)学龄前儿童过度正视化;(2)正视化过程中的角膜曲率补偿;(3)学龄前儿童正视化过程中散光的演变;(4)学龄前儿童正常正视化过程中的屈光参数协调变化与视力认知;(5)学龄前儿童正视化过程迟缓;(6)过度正视化早期视盘的改变;(7)近视化早期弧形斑与相关生物参数的关系;(8)近视化早期豹纹状改变与相关生物参数的关系;(9)学龄前儿童眼压对眼球过度正视化的影响。
结论 近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现象,是正常发育过程中过度发育的部分,即眼球正式化过程的近视化。监测发育中的相关生物参数,并综合评估,可以预测近视的形成和进展。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