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分析 |
|
作者:江海波 夏…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 410008 点击数:1383 更新时间:2004/6/15
|
|
目的 探讨青光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变化的规律。 方法 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7例38眼进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从中选取6例11眼研究其术前及术后1月角膜地形图,同时测量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底、眼压、眼轴。结果 (1)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前3mm区、5mm区及7mm区平均屈光度分别为43.68±2.01、43.42±2.07及42.76±2.12,术后分别为43.84±1.90、43.56±1.96及42.55±2.24,手术前后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2)术前3mm区散光度为0.82±0.35,术后增加为1.34±0.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5mm区散光度术前为0.68±0.50,术后增加为1.16±1.0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7mm区散光为1.12±0.59,术后为1.47±0.81,差异无显著性(p=0.128)。(3)术前及术后角膜顶点曲率分别为44.00±2.98及44.09±3.07,术前及术后角膜顶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7.70±0.51及7.69±0.53,其差异均无显著性。(4)右眼3mm区、5mm区及7mm区散光轴位差值(术后-术前)中位数分别为-32.00、-61.00及30.00,3mm区、5mm区散光轴位均为逆时针旋转,7mm区为顺时针旋转;左眼3mm区、5mm区及7mm区散光轴位差值(术后-术前)中位数分别为6.00、34.00、5.00,3mm、5mm区散光轴位旋转方向与右眼相反,而7mm区与右眼相同。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3mm区、5mm区及7mm区的平均屈光度变化没有显著性,散光度3mm区及5mm区较术前增加,角膜顶点曲率及曲率半径术前术后没有显著性差异,3mm区及5mm区右眼散光轴术后逆时针旋转,左眼则顺时针旋转。
【关键词】 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角膜地形图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术中减压阀盘周注射玻璃酸钠预防浅前房的疗效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