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黄斑孔中心和愈合后新中心凹位置比较研究 |
|
作者:徐格致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击数:1196 更新时间:2012/9/13 11:58:00
|
|
自Gass确立特发性黄斑孔形成机制后,该病的临床特征已基本明确。通过玻璃体手术治疗该病成为共识,预后也大为改观。OCT技术出现后,更可直观地观察黄斑孔形成及愈合过程,也更深入地了解视功能损害及恢复的相关因素。目前工作多围绕玻璃体手术方法,特别是后皮质与内界膜去除,眼内填充及术后体位等进行。在诊治过程中,作者注意到较大的黄斑孔总表现为横椭圆形,这表明黄斑孔周切线方向牵引不均匀,推测来自黄斑颞侧牵引大于鼻侧。为证实该设想,本研究采用SD-OCT(Spectralis Heidelberg)中“Trutrack” 和“Auto-rescan”技术,以及cSLO眼底摄像,对系列随访时间长达一年以上,27眼特发黄斑孔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前后黄斑孔中心和愈合后新中心凹位置进行比较。数据表明:所有病例术前黄斑孔中心与愈合后新中心凹位置相比均向颞侧移位,平均位移112.3±81.0µm,而同时段正常对照眼中心凹定位测定位移仅28.1±17.3µm,且位移方向无规律。结果表明:在黄斑孔形成过程中来自黄斑颞侧的切线牵引明显大于鼻侧,这可能为治疗大孔径黄斑孔提供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外伤性无光感眼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下一篇会议投稿: 具“药泵”功能的转运蛋白在人眼组织中的表达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