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房屈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伴弱视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
|
作者:尹黎 文章来源: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点击数:684 更新时间:2012/9/13 11:58:00
|
|
目的 通过对超高度近视伴弱视患者植入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后临床观察,评价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伴弱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研究。观察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我院行后房型(ICL & TICL,PRL)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伴弱视(球镜>-15.00D,BCVA<0.5)患者60人(69眼),其中植入ICL45人(54眼)、TICL15人(15眼),PRL10人(12眼)平均年龄(21+2.15)岁,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分析、瞳孔形态、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等情况。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UCVA、BCVA均高于术前BCVA,63%患者术后视力提高超过3行,考虑与该术式减少患者低阶像差,保有患者术眼的自身调节有关,另手术前屈光检查的重复性、准确性也有一定相关性。其中55%患者视力达到20/25以上,患者平均年龄(20+1.43岁)小于总体平均年龄,且二者有统计学差异。术前眼压(17.48±2.23)mmHg,术后各时间眼压较术前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内皮细胞计数(3069.75±240.55)/mm2,术后(2910.08±352.71)/mm2,无显著差异;CS 在不同照度,各个频段均优于术前,二者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无瞳孔变形发生,3例因持续高眼压行人工晶状体置换。目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有晶体眼后房屈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能安全、有效的提高高度近视伴弱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为临床治疗弱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眼底血管样条纹的临床表现及荧光素血管造影特征 下一篇会议投稿: 五苓散加减治疗中浆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