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明确引起儿童子午线性弱视的矫正视力临界值和散光度的临界值。 方法 收集2008年~2011年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以散光为主要屈光异常的4至8岁儿童共1005人(1910只眼)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D,散光度绝对值≥1D,双眼球镜差值≤1.5D,双眼柱镜差值≤1D。分析不同年龄和散光度对矫正视力的影响。 结果 矫正视力≥0.9共144只眼,平均散光度(1.49±0.58) D, 95%可信区间(1.39,1.58)D;矫正视力0.8共373只眼,平均散光度(1.47±0.66 )D, 95%可信区间(1.40,1.54)D;矫正视力=0.7共498只眼,平均散光度(1.73±0.74 )D, 95%可信区间(1.67,1.80)D;三组间进行比较:矫正视力≥0.9与矫正视力=0.8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矫正视力≥0.9和矫正视力=0.8与矫正视力=0.7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弱视组的散光度均值为(1.82±0.86)D,95%可信区间为(1.77,1.86)D;中度弱视组的散光度均值为(2.61±1.1 )D,95%可信区间为(2.50,2.71)D;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00)。相同矫正视力情况下,≤6岁组的平均散光度较>6岁组稍高;相同散光度的情况下,不同年龄组的矫正视力不同,年龄越小,矫正视力越低。 结论 因矫正视力≥0.9与矫正视力=0.8两组的散光度重叠,诊断子午线性弱视的矫正视力临界值标准可考虑下调至0.7。1.75D的散光度是诊断子午线弱视的临界屈光值,散光度超过2.5D可以引起中度子午线弱视。诊断子午线性弱视时应综合考虑矫正视力、散光度和年龄三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