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9届全国会 >> 外伤及眼眶病9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眼眶内下壁交界部位眶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双入路手术治疗         
眼眶内下壁交界部位眶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双入路手术治疗
作者:杨隆艳  …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眼科 130041 点击数:1885 更新时间:2004/6/15
目的:探讨眼眶内下壁交界部位眶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双入路手术治疗方式的优点和疗效; 方法:对41例内壁和内下壁骨折的病人中严重的以内壁骨折为主同时伴有内下壁交界处塌陷或骨折的15个病例采用鼻侧皮肤切口联合下眼睑缘皮肤切口及双手操作的方法彻底解除内下壁交界处的软组织嵌顿、以折曲呈相应形状的人工骨片填充内下眶壁。同时应用钛钉将内呲韧带直接固定与泪脊的相应部位、可吸收缝线埋线皮下缝合皮肤切口。 结果: 15 例病人术后恢复与对侧眼相应的眼球突出度、眼位正常、复视消失、皮肤瘢痕小、效果良好。 讨论:由于眶壁骨质结构的特点和外力作用于眼眶时的着力特点,纵观我们的80例眶壁骨折的病例,单纯发生内壁为20例,下壁骨折13例,实际上发生内壁骨折的病人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鼻下方眼眶内下壁交界部位眶壁的骨折或塌陷(23例),导致眶腔的扩大,CT可以发现大量的眶内软组织嵌顿于眶壁的内下角。因此单纯的内侧或下睑缘皮肤切口难以彻底解除内下壁交界处的软组织嵌顿,并难以将内下方的眶壁塌陷填充起来。双路入径方法可以彻底解除内下壁交界处的软组织嵌顿、手术野直观清楚,可以防止鼻泪管的损伤;骨片可以折曲呈相应的形状直接靠骨壁填充内下角,填充效果确切、不会发生对软组织的牵拉。可吸收缝线埋线皮下缝合皮肤切口术后皮肤瘢痕不明显。 结论:双入路手术治疗方式是处理严重眶内下壁交界部位眶壁骨折的可靠方法。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