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的动态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的动态察
作者:王建英 文章来源:贵阳医学院 点击数:174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动态观察斜视性弱视儿童患儿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的变化,探讨斜视性弱视患儿黄斑区视网膜是否存在组织形态学改变,寻找弱视诊断及疗效判定的客观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34例(60眼)斜视性弱视儿童患儿作为实验组。29例(58眼)双眼矫正视力均为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CT—3动态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进行动态观察并行相关分析。
结果 1、实验组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随时间推移而变薄,0、3、6个月厚度分别为199.42±12.71µm、194.45±11.46µm、186.35±11.20µm,其中0月与3个月比较、0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积有相应的减小趋势,分别为0.156±0.010 mm3、0.153±0.009mm3、0.146±0.009 mm3,0月与3个月比较、0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黄斑视网膜A1区厚度同样随时间推移而变薄,0、3、6月厚度分别为186.84±10.09µm、183.97±9.62m、182.59±10.57µm,0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积变化也有对应的减小趋势,分别为0.147±0.008mm3、0.145±0.008mm3、0.143±0.008mm3,0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三次OCT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0月)弱视组厚度(199.42±12.71µm)比对照组(186.84±10.09µm)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同时实验组的A1区体积(0.156±0.010mm3)比对照组A1区的体积(0.147±0.008 mm3)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第二次测量(第3个月)两组对象厚度体积的差异P值分别为0.010、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次测量(第6个月)两组对象厚度体积的差异P值分别为0.048、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三次黄斑A1区视网膜体积的比较也得到类似的结果。4、实验组60只斜视性弱视眼,经6个月治疗后,12眼基本痊愈,43眼进步,5眼无效,将实验组治疗前后视力进行秩和检验,统计结果为治疗前4.35±0.28,治疗后4.72±0.16,平均提高三排视标,P=0.000(有绝对意义)。5、将治疗6个月后的实验组按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进步组及无效组,其中治愈组6月与3月、0月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步组6月与3月、0月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效组6月与3月厚度及体积比较、6月与0月厚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较正常同龄儿童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弱视患儿黄斑A1区视网膜存在组织形态学改变。2.斜视性弱视儿童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在弱视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弱视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实验组中治愈组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6月与3月比较及6月与初诊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厚度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变薄,;进步组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6个月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厚度亦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变薄,但变薄速度没有治愈组快;无效组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6个月时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变化。3.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黄斑A1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可以作为弱视的诊断及疗效判定的客观方法,为弱视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