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核磁共振成像在特殊类型斜视中的应用           ★★★
核磁共振成像在特殊类型斜视中的应用
作者:李军 文章来源:上海爱尔眼科医院 点击数:266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将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用于特殊类型斜视的诊断和手术设计。
方法  病例报告。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斜视专科门诊的特殊类型斜视患者4例,采用MRI技术,以眼眶冠状面和横断面扫描为主,层间距2mm,观察眼外肌的形态、解剖位置,据以辅助诊断和手术设计。
结果  例1,男性,56岁。2005年1月左侧脑膜瘤手术后左眼内斜伴上斜视。左眼外转不过中线。MRI显示:左眼上斜肌和外直肌明显萎缩,其余眼外肌厚度正常。诊断:左眼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手术行左眼下斜肌切断,内直肌后徙,上下直肌颞侧半移植到外直肌附着点的上下缘。例2,男性,28岁。双眼内斜近10年。自幼视力差。验光:右-39.00→0.08,左-39.00→0.08。轴长:右38.84mm,左39.49mm。眼位:映光OD+25°,R/L10°。右眼下斜肌亢进。MRI:双眼上直肌向鼻侧移位,双眼外直肌向下方移位,眼球后极部向颞上方疝出肌锥。手术行右眼下斜肌切断,双眼内直肌后徙7mm,双眼SR与LR联结术。例3,女性,47岁。患甲亢3年,经治疗已稳定,相关检查正常。歪头、复视近1年。头位:面左转视线向右前方,下颏上抬。眼位:映光OS+7°L/R15°,左眼外转和下转均受限。MRI:左眼内直肌和上直肌异常肥大。手术行左眼内直肌后徙5mm,上直肌悬吊7mm。例4,女性,18岁。出生后左眼外斜上斜伴上睑下垂。眼位:映光OS-45°L/R10°。左眼内转刚过中线,伴内转时上转。MRI:左眼上直肌缺如,在上直肌止点的后方巩膜表面有扇形的异常纤维膜状结构,“扇柄”指向眶内壁后方,该异常结构将眼球牵拉向上、向外。手术探查,未见上直肌。I期行内直肌截除,外直肌后徙。拟行II期手术切断眼球后上方的异常纤维束。
结论  MRI技术用于特殊类型斜视术前的诊断和手术设计,可以弥补常规检查方法的不足。眼眶冠状面和横断面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眼外肌的解剖信息。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