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鉴定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ARNC)和正常晶状体核蛋白质组学差异,探索ARNC的发病机制。 方法 用强解聚试剂分别溶解不同程度的ARNC晶状体核和年龄匹配的正常晶状体核,提取总蛋白。通过先进的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差异蛋白质点随后用激光辅助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 质谱仪鉴定。联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鉴定了在白内障晶状体中发现的高分子量聚集体(>200 kDa)的组成成分,并通过先进的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Western blot 分析验证了白内障晶状体中αA-晶体蛋白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蛋白质水平变化。 结果 2-D DIGE及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显示,9种不同的蛋白质在ARNC晶状体核中显著减少。其中6种蛋白(αA-, βA3-, βA4-, βB1-, γD-晶体蛋白和一个来自CRYGS家族的未知蛋白DKFZp434A0627)随着白内障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其它3种蛋白(αB-晶体蛋白,GAPDH和视黄醛脱氢酶1) 没有呈现这种递减趋势。SDS-PAGE结果显示,与正常晶状体核相比,白内障组在~20 kDa处蛋白含量显著减少,但是在高分子量(> 200 kDa)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LC-MS/MS分析表明,ARNC晶状体中的高分子量聚集体主要来自各种晶体蛋白,同时还包括 Filensin, Phakinin 和碳酰还原酶1。在所有组成成分中,αA-晶体蛋白含量最高。此外,αA-, αB-, γD-晶体蛋白和 DKFZp434A0627 比其它晶体蛋白更容易发生聚集。 结论 晶体蛋白,尤其是αA-晶体蛋白在白内障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不可逆的聚集,一些酶 (GAPDH, 视黄醛脱氢酶1和碳酰还原酶1) 可能参与和/或者加速白内障的发生。新发现的晶体蛋白亚基(来自CRYGS家族),是参与白内障发生的重要蛋白质,值得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