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节细胞丢失是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视网膜主要改变 |
|
作者:卢艳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点击数:372 更新时间:2012/9/13
|
|
目的 通过HE染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研究11月龄 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视网膜组织和结构的病理改变。 方法 11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雌性小鼠10只,同月龄同背景非转基因雌性小鼠10只做为正常对照。两组小鼠经双侧上丘(optic nerve layer of the superior colliculus,OP)注射30%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小鼠存活48小时后灌注处死,完整取出右眼球行视网膜铺片,行视网膜HRP组织化学反应,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RGC进行计数。完整取出左眼球做石蜡切片, HE染色,行视网膜各层神经细胞计数。 结果 HRP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p<0.01,有显著性差异。,视网膜HE染色各层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内核层细胞,外核层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p>0.05;而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减少p<0.01。 结论 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视神经轴浆流减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提示视神经轴浆流阻滞可能是AD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发病机制之一。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长沙市白内障防盲筛查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种类分析 下一篇会议投稿: 浅谈现代护理带教在眼科临床的体会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