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不同的单眼遮盖时间后斜视度数的变化,旨在探讨遮盖试验对间歇性外斜视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方法 对49例间歇性外斜视、矫正视力正常、无器质性眼病的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定远、近距离斜视度数。遮盖优势眼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每次到规定遮盖时间后立即测定斜视度数,再行下一次遮盖。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遮盖后所有病人近距离斜视度均增大。遮盖前近距离斜视度为45.29△±25.048△;远距离斜视度:35.30△±20.148△。遮盖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近距离平均斜视度分别为:50.51△±23.77△、56.94△±23.63△、57.76△±23.94△,53.36△±22.95△;遮盖前与遮盖15分钟时比较斜视度无统计学意义(P=0.280,>0.05),遮盖前与遮盖30分钟、1小时及2小时斜视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10,0.023,<0.05),在遮盖1小时内斜视度数随着遮盖时间增长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4,0.134, 0.229,>0.05),遮盖2小时较遮盖1小时和30分钟的斜视度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99, 0.767, >0.05)。遮盖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远距离平均斜视度分别为:35.31△±20.15△、38.31△±22.51△、44.41△±22.20△,41.82△±21.10△;遮盖前与遮盖15分钟时比较斜视度无统计学意义(P=0.494,>0.05),遮盖前与遮盖30分钟、1小时斜视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0.046, <0.05),但与遮盖2小时无统计学意义(P=0.138,>0.05),遮盖1小时与30分钟的斜视度数间无统计学意义(P=0.937,>0.05)。 结论 遮盖试验可打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融合能力,较大程度地暴露斜视度数。单眼遮盖30分钟至1小时可较好地暴露间歇性外斜视的度数,以更好地提供诊断依据,指导设计斜视的手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