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型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角膜的灵长类动物植入实验 | 
					|  | 
					| 作者:于莉  文章来源:深圳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423  更新时间:2012/9/13   | 
					|  | 
					|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水凝胶—磷酸三钙人工角膜的生物相容性, 评价新型一体化人工角膜植入灵长类动物的初步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由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提供合作研发的新型聚乙烯醇水凝胶—磷酸三钙一体化人工角膜。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将人工角膜的裙材料植入2只正常食蟹猴角膜板层间,植入后1、3、9个月分别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观察边裙与角膜组织的生物学愈合情况。第2部分:将6只碱烧伤模型的食蟹猴角膜囊袋内I期植入新型一体化人工角膜,术后临床观察材料与组织的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时行Ⅱ期手术切除术角膜中央前板层组织,暴露人工角膜中央镜柱,术后随访3—6个月,初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定期监测眼压,行眼前段照相。并于术后3、6个月,行眼前段OCT及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以便动态了解其术后解剖形态变化及纤维、血管生长情况,实验结束行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 聚乙烯醇水凝胶—磷酸三钙人工角膜的食蟹后植入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功能植入实验:裂隙灯检查、前段照相、及OCT均显示良好的眼前段解剖结构,中央静柱透明;角膜共焦显微镜及病理切片:人工角膜裙边孔隙中可见纤维及血管组织。
 结论 聚乙烯醇水凝胶—磷酸三钙人工角膜生物组织相容性良好;新型一体化人工角膜灵长类动物实验获得相对稳定的移植治疗效果。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彝族中老年人干眼症与正常眼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双线模式与传统模式工作效率及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比较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