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浅前房的形成原因,探讨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重庆爱尔眼科医院2006年7月-2012年4月180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术后次日内观察,15例发生Ⅰ度-Ⅱ度浅前房。
结果 发生浅前房的患者原发病分别是: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白斑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4例,圆锥角膜2例,角膜营养不良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术中使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12-16针,术毕使用吸血海绵检查伤口完全闭合无渗漏,术眼包扎。术后检查眼压均未升高,无seidel试验可见的伤口漏,部分患者可见周边虹膜前粘。发现前房变浅后,即用加压绷带包扎,有8例前房在2日内重新形成,其余手术患者均于手术室行前房成形术恢复前房。
结论 据文献报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有:切口渗漏,瞳孔阻滞,脉络膜脱离等,据我院术后观察分析,其主要原因仍为切口的微小渗漏,虽seidel试验未见明显的溪流,但仍然可能存在因植片对合欠佳,缝线松紧不一等形成的微小渗漏导致前房变浅,经绷带加压包扎后,多数患者伤口漏被控制,前房重新形成。角膜移植术后前房的良好形成对维持植片透明、视力的提高有重大的意义,植片和植床之间的匹配对前房的良好形成至关重要,娴熟的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的精细度可以减少植床植片间渗漏的发生,同时早期的及时观察处理可以治疗多数的浅前房,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