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内皮型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 收集山东省眼科医院2011年1月-12月就诊40例(40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内皮型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患者,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角膜植片各象限,植床角巩膜缘处各层细胞的细胞形态,树突状细胞、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及内皮面KP的形态和数量,观察其变化规律。随访时间大于等于3个月,最长达6个月。治疗采用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滴眼液。 结果 患者角膜植片内皮层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可见散在暗区,暗区周边的内皮细胞失去正常六边形结构,均高度肿胀,可见多核细胞。内皮面KP由多个高反光光团聚集而成,形态不规则,多分布于植片中下方。角膜植片基质层散在免疫细胞,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少见。基质细胞有不同程度水肿,排列尚规则。角膜上皮层近基底膜处可见多量激活的树突状细胞,成星状或垂柳状。上皮细胞多呈轻度水肿,排列规整。角膜植床内皮层免疫细胞浸润较少。内皮细胞亦有不同程度水肿,但暗区少见,偶可见KP,形态较小,多为单个高反光光团。角膜植床基质层可见新生血管,血管周边大量免疫细胞聚集,可见较多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基质细胞排列紊乱。植床上皮层亦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及炎细胞。上皮细胞水肿,大小不均,排列欠规整。经药物治疗后,植床和植片免疫细胞均逐渐减少,中央区植片免疫细胞减少较慢,随访至6个月时植片中央区的免疫细胞数量仍多于正常人角膜组织,内皮面KP可长期存在。 结论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内皮型引起角膜各层细胞水肿。在角膜植片,内皮面免疫细胞浸润明显;而在近角巩膜缘的植床上,基质层围绕新生血管的免疫细胞浸润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