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无灌注无缝线25G玻切系统行经睫状体扁平部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粘弹剂前房形成、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及后囊切开术治疗恶性青光眼,并与其他方式在前房形成、眼压控制、内皮损失、炎症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耗时等方面进行比较,明确其是否能够成为恶性青光眼治疗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及同期手术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 2、将25G玻切系统经睫状体扁平部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前房形成、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组及传统手术组,在手术耗时,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控制、内皮损失、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1、21例(28只眼)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及同期手术的79例(9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完成随访。两组之间性别差异无显著性(x2=0.007,P=0.934);恶性青光眼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未发生组 (t=4.69,P=0.000);2组间术前眼压的比较异无显著性(t=-1.52,P=0.132);恶性青光眼组患者其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小于对照组,2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01,P=0.000);前房深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667);两组之间秩和检验,晶体相对位置无显著性差异(Z =-0.493,P=0.622);角膜相对大小恶性青光眼组大于未发生组,差异有显著性(Z =-5.635,P=0.000)。 2、8例8只眼行25G玻切系统扁平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前房形成、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均一次手术形成前房,7例10只眼行其他手术方式,其中6只眼行两次以上的手术治疗。25G扁平部玻切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控制、内皮损失、炎症反应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1、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相对年轻(<51岁)、短眼轴(<22 m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角膜眼轴比大有关。 2、经睫状体扁平部中央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后囊切开多联手术是治疗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眼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较以往手术成功率高。25G无缝线玻璃体切割系统引入恶性青光眼的治疗,将为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