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眼晶状体前囊及囊袋在同体另眼前房内培养的研究 |
|
作者:李秋明 …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450052) 点击数:2066 更新时间:2005/5/29 21:21:45
|
|
目的:利用体内特殊空间建立一种新的培养方式——体内培养,将兔一侧眼的晶状体前囊及囊袋放入另侧眼前房内进行培养,旨在观察相对无血-房水屏障破坏和皮质残留的情况下,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 LECs)在房水中的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并以白内障手术组做为对照。证明降低血-房水屏障破坏和减少皮质残留对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分为三组:(1)前囊组:将兔一眼晶状体前囊通过透明角膜2mm小切口送入另一眼前房内培养;(2)囊袋组:将兔一眼晶状体囊袋以相同方法送入另一眼前房内培养;(3)白内障手术组:动物双眼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8周内不同时间,通过裂隙灯观察房水闪辉和囊片透明度;Giemsa染色和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
结果:(1)房闪:术后第1天前囊组及囊袋组角膜切口闭合好,切口处轻度水肿,余透明,房闪(-),无纤维素渗出,随后观察期内也未出现房闪及渗出;白内障手术组整个角膜轻度水肿,房闪(++),有少量的纤维素渗出。至术后1周,角膜基本透明,房闪(-)。(2)囊膜透明度:术后2月内,每周观察前囊组及后囊组标本,囊膜始终透明,边缘略卷曲,在前房内位置固定,无飘动。(3)细胞增生与凋亡: Giemsa染色光镜观察,前囊组培养1周~7周内,前囊下上皮细胞脱落、减少,可见细胞内空泡及核固缩。7周时,前囊几乎无细胞存留,完全透明,为一淡粉色的纤维膜。囊袋组培养1周时,在前囊与后囊接触区,后囊上可见少量细胞散在分布;3周时,细胞明显减少;5周时,后囊及赤道部几乎无细胞存留。白内障手术组术后1周时,后囊上在前后囊接触区可见大量晶状体上皮细胞;术后3周时,前后囊接触区大量晶状体纤维再生,形成Soemmering环,围绕后囊中心区,后囊中心区可见纤维化的晶状体细胞;术后5周,Soemmering环增厚,不均匀,平均约3mm,透明度下降,可见串珠样混浊。前囊组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术后不同时间细胞亡率分别为:1周为13.30±3.75,3周为75.33±5.78,5周为100.00±0.00。
结论:1. 前房培养可以较精确地观察在相对无血-房水屏障破坏,也无晶状体皮质残留的情况下,LECs在体内的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是LECs培养方式的重要进展。2.在正常房水暴露的LECs以凋亡为主,不易发生增生和分化。而血-房水屏障破坏及皮质残留等可通过细胞基质、细胞因子和营养成份等环节对暴露的LECs起到保护、刺激增生和诱导分化作用,是形成后发障的重要作用因素。
|
|
|
会议投稿录入:liqiuming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人工晶体眼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