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缝线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自然演变过程。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2只作为正常对照,10只均双眼进行角膜缝线,术中3/0黑丝线,上方角膜10、11、12、1点钟方位缝线,从角膜中心向角膜缘,深度约1/2。10天后拆线。拆线后即刻、3天、2周、1月、2月进行眼前段裂隙灯显微镜观察, 缩曈后经耳缘静脉快速注射进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海德堡视网膜血管造影仪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 HRA)。 结果 角膜缝线后10天,新生血管已长至缝线末端,拆线后即刻,角膜水肿显著,新生血管扩张,充血明显。在染色剂注入前,眼前段未观察到荧光。静脉快速注入荧光素钠后,通过瞳孔可见后段的高荧光显示,随后虹膜血管显示荧光的充盈,立刻角膜新生血管显示荧光充盈,不到1分钟已显示明显的荧光。荧光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渗漏明显。在刚拆线后的角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快、多、明显,荧光素注入后迅速从新生血管中渗漏出来,形成弥漫性高荧,几乎无法看清血管充盈状态。10分钟后,虹膜血管荧光微弱,未观察到有荧光素从虹膜血管渗漏。此后,角膜邻近新生血管的区域荧光素钠在局部沉积,显示明亮的荧光。3小时后,局部的荧光开始减弱。荧光主要分布在上方角膜新生血管区,下方无血管区未见荧光。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角膜新生血管逐渐减少。造影时荧光素渗漏的程度及范围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减轻,至2月时,绝大多数兔仍存有血管的渗漏及充盈,但有些兔角膜新生血管尽管裂隙灯下观察有明显的新生血管,FA却显血管未见充盈。 结论 缝线法可成功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前段荧光血管造影可以较好的提示新生血管的功能状态,是我们直观地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自然演变过程的另一辅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