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研究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患眼不同病变阶段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制定的AMD的诊断标准和国际AMD流行病学研究组的黄斑玻璃膜疣分类标准,同时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将AMD患眼分为非渗出性AMD和渗出性AMD,本研究为叙述明了又将前者进一步分为早期AMD和地图样萎缩。对AMD 64例121眼进行同步荧光素-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FFA-ICGA)检查,对比观察早期AMD和渗出性AMD眼不同病变阶段造影的形态学特征。
结果
1 非渗出性AMD 49眼FFA和ICGA同步造影特征
硬性玻璃膜疣4眼,ICGA表现为高荧光点, FFA呈透见荧光。软、硬性玻璃膜疣44眼,软性玻璃膜疣在ICGA中呈弱荧光,其中,软性融合玻璃膜疣9眼在ICGA早期呈斑片状弱荧光,其晚期持续弱荧光较FFA晚期强荧光点的范围广泛;而软性玻璃膜疣在ICGA晚期后极部散在着染的有10眼,其数量和范围较FFA更多更广泛清晰;玻璃膜疣周围伴有脉络膜大血管扩张有12眼。地图样萎缩区1眼,ICGA早期弱荧光区内透见脉络膜深层血管, 晚期呈持续弱荧光,FFA均呈斑片状透见荧光区。
2 渗出性AMD 72眼FFA和ICGA同步造影特征
FFA诊断为典型CNV有16眼(22.2%),ICGA表现特征与FFA相类似;FFA诊断为隐匿性CNV的44眼(61.1%)中,ICGA 发现边界清晰的典型CNV为25眼(56.8%),其中除3眼视网膜大出血未见高荧光染料渗漏外,其余41眼的隐匿性CNV分为两类: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和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分别为26眼(63.4%)和15眼(36.6%);其中,后者又表现为两种类型: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serous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SPED)伴CNV和出血性PED分别为4眼和11眼。其余有2眼为单纯SPED,10眼发生晚期盘状瘢痕化。
结论:
1、ICGA对于非渗出性AMD眼的软性玻璃膜疣及脉络膜微血管的丧失和萎缩的显示较FFA更清晰,尤其对于高危险性的玻璃膜疣的显示优于FFA,因此ICGA对于尽早发现高危险性早期AMD眼具有重要意义。
2、ICGA较FFA能提高渗出性AMD患眼的各种类型色素上皮脱离及黄斑下出血的隐匿性CNV的诊断率,对于扩大AMD的治疗范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玻璃膜疣;脉络膜新生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