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角膜失代偿性膨出(继发性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
方法 LASIK 术后发生角膜失代偿性膨出(继发性圆锥角膜)8 例,12只眼。年龄20-35岁。圆锥角膜病变确诊于LASIK术后3个月至3年。病变进行性加重, 于圆锥角膜病变确诊后的1-6个月接受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根据角膜厚度采用去除或者保留部分角膜上皮方法。去除上皮法:局麻下去除8mm直径角膜上皮,使用0.1%核黄素溶液点眼,1次/3-5分钟。直至核黄素溶液浸入角膜全层。使用波长370nM,照度3mW/cm2 紫外线照射角膜30分钟,其间每3分钟点1次核黄素溶液。治疗后点抗菌素眼药水和激素眼药水4次/天,共2周。角膜厚度低于400μm,保留角膜上皮法:根据角膜地形图显示的薄弱区部位,保留该范围完整角膜上皮,去除其周边角膜上皮至角膜缘。点用核黄素溶液直至角膜全层黄染,其余方法同上。随访6-12个月。
结果 术后早期术眼数小时黄视现象。因角膜上皮去除后存在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上皮恢复后症状消失。术后短期视物模糊,一般术后2周-2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大多数术眼角膜地形图显示数据略有加重。术后三个月角膜地形图显示最陡径线下降,散光度数减轻。部分患者视力改善。所有治疗后患眼病变稳定,未见进行性加重。2只眼术后出现角膜周边区小片浸润,治疗后治愈。
结论 角膜胶原交联术可以有效遏止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角膜失代偿性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