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α、β、γ-晶体蛋白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
α、β、γ-晶体蛋白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作者:任胜卫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点击数:276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角膜是如何维持其透明性的机制仍不清楚。角膜晶体蛋白(酶类晶体蛋白)在脊椎或无脊椎动物角膜中表达并在角膜的透明性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初步研究3种经典晶状体晶体蛋白(非酶类晶体蛋白),即α、β、γ-晶体蛋白,是否参角膜新生血管病理过程。
方法 利用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用缝线和化学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S-CNV和CB-CNV),应用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相关晶体蛋白基因在不同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中不同时间点(D1、D5、D6、D10、D14、D21)的表达变化。
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分析显示:1)、在Balb/c小鼠S-CNV模型中,非酶类晶体蛋白的表达量在D5要比D10高;而在Balb/c小鼠CB-CNV模型中,非酶类晶体蛋白的表达量在D6要比D14底。2)、在CB-CNV模型中D6时:非酶类晶体蛋白在Balb/c中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在C57BL/6中表达呈下降趋势。3)、在Balb/c S-CNV D5与CB-CNV D6模型中:非酶类晶体蛋白表达变化在S-CNV D5比CB-CNV D6更明显;在Balb/c S-CNV D10与CB-CNV D14模型中:非酶类晶体蛋白表达变化在S-CNV D10已没有明显变化,而在CB-CNV D14变化非常明显。RT-Q-PCR结果进一步显示在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中非酶类晶体蛋白的表达量随病变的加重而增加,随病变的减轻而降低。
结论 在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中,α、β、γ-晶体蛋白相关基因呈时间和种属依赖性改变,其参与角膜新生血管病理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开角膜透明性的奥秘。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