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翼状胬肉手术后角膜自溶穿孔的临床报道 |
|
作者:晋秀明 …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325027 点击数:3109 更新时间:2004/6/14
|
|
目的:探讨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翼状胬肉手术的安全性,介绍其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方法:描述一例伴有病毒性角膜炎的翼状胬肉患者在病毒性角膜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后出现角膜自溶,分析其治疗方案、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
结果:患者,女,51岁,温州人,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眼红,伴眼痛,伴畏光流泪明显,伴视力下降,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变形,至外院就诊,诊断为“右眼病毒性角膜炎”,予“阿昔洛韦、干扰素、泰利必妥、阿托品等眼药水”治疗后症状缓解,视力有好转。此后间歇出现上述症状,一直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后来于2004-05-14在外院行“右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予“先锋霉素、阿昔洛韦”治疗。2004-05-23,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眼痛、畏光、流泪,伴眼红和视力明显下降,无视物变形,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右眼角膜溃疡穿孔”收住。查体:一般情况可,头颅外观及四肢、关节未见异常,心肺X线摄片均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无异常。专科检查:视力:右眼:HM/10cm,左眼:1.0。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见一约10mm×10mm的溃疡浸润灶,角膜混浊,水肿,变薄,上皮缺损,仅下方少量区域角膜上皮完整,鼻侧见角膜溃疡穿孔,直径约3mm,虹膜脱出嵌顿于创口,前房消失,余结构窥视不清。左眼角膜清,前房清,深度可,晶体尚清,眼底视乳头界清,色可,黄斑反光存。入院后予以生理盐水500ml,阿昔洛韦针1.0,静脉滴注1次/日;3%阿昔洛韦眼膏od 5次/天;泰利必妥眼水od qid,但是病情无明显好转溃疡面积有扩大趋势,遂于5.31在全麻下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中用环钻于鼻侧做一6mm直径的偏中心的植孔,回纳脱出的虹膜,分离前粘的虹膜,供体直径为6.25mm的角膜片的全层植片, 10-0尼龙线间断缝合植床和植片8针,,水密形成前房,手术顺利。术后常规抗病毒抗炎治疗,恢复可,随访两周病情稳定。
结论:对于伴有病毒性角膜炎的翼状胬肉患者,在没有有效控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行胬肉手术一定要慎重,需要认证考虑手术的时机和术后用药的安全性。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对角膜移植片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会议投稿: 颌下腺移植术后腺体分泌规律、成分及其对严重干眼眼表的影响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