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虹膜定位技术为客观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眼球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手术改善和完善、测量标准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01月收入院的共同性外斜视、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各40例,并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非显微手术组,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取坐位行虹膜识别,获得虹膜图像和数据,使用美国威视公司VISX Star S4-IR准分子激光系统行仰卧位定位,记录术前、术后虹膜(眼球)旋转的角度。 结果 主斜眼、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的旋转度进行配对 t 检验,主斜眼、主视眼的非显微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进行两样本t 检验。①共同性外斜视 非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 4.88 ± 2.55 )°、( 4.76 ± 2.62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70 ± 2.36 )°、( 6.00 ± 2.76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 2.86 ± 2.28 )°、( 3.12 ± 2.17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 2.08 ± 1.86 )°、( 3.28 ± 2.04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主斜眼非显微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进行两样本t 检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上斜肌麻痹非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 2.88 ± 3.58 )°、 ( 2.08 ± 2.36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2.48 ± 2.51 )°、( 5.73 ± 1.98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显微手术组:主视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 4.90 ± 3.60 )°、( 4.56 ± 1.12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主斜眼手术前、手术后眼球旋转度分别为( 3.12±3.07 )°、( 4.26±1.98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主斜眼非显微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进行两样本t检验,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虹膜定位技术可以客观地描述斜视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减少手术源性旋转,并且为临床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