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一父系遗传性白内障大组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一父系遗传性白内障大组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作者:王云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点击数:324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通过研究我国一父系遗传性白内障大组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寻找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 对该家系三代人90名成员中的46位进行病史采集、静脉采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AB超、角膜厚度、眼压等测定。并对其中两名患者及一位正常成员进行外显子组全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寻找致病变异。并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进行家系成员的拷贝数变异(CNV)分析

结果 该家系已追踪7代,共229人,其中患者37人,现存患者均为男性且症状相似,均在10岁左右时视力开始逐渐下降,老年时仅余光感视力,为父系遗传。临床表现为:双眼对称性发病,晶状体点片状混浊呈雪花状排列。对外显子组测序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去掉基因间、intron区域、UTR区域和同义的SNP后,分步通过dbSNP129, 1000 genomes, HapMap8三个公共数据库及正常对照的过滤,得到165个杂合新生突变。通过在其他患者及正常人中进行相关位点的Sanger测序验证,未发现与疾病共分离的变异。aCGH分析结果显示,2位患者样本在X染色体上共有一段CNV。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该CNV位于拟常染色体区域,考虑到该区域的序列在XY染色体上有高度的相似性,又加上该家系本身的遗传特点,很可能该CNV事实上位于Y染色体的相应区域,影响了该家系患者的表型。后期鉴定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结论 该家系呈罕见的父系遗传模式,与之前报道的白内障家系的发病特征不同,其致病变异通过aCGH技术成功定位到拟染色体区域的CNV上,有望通过qPCR技术及FISH技术得到进一步验证,揭示分子发病机制。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