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性角膜营养不良基因定位及TGFBI基因序列分析 |
|
作者:陈静 文章来源:深圳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269 更新时间:2012/9/13
|
|
目的 应用连锁分析、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角膜营养不良家系进行基因筛查及定位,探讨该家系的发病原因。 方法 收集一个中国人Thiel-Behnke蜂窝状角膜营不良家系,共4代28人,其中患者10人,10 岁前即可发病,男女比例1:1,对入选对象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连锁分析:抽取其中18人外周血提取DNA,利用ABI PRISM® Linkage Mapping Set version 2.5试剂盒及针对TGFBI基因自行选择合成的STR 标记,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通过ABI 3130xl全自动遗传分析仪确定等位基因分型,利用LINKAGE软件进行两点间连锁分析,计算LOD值,并构建单体型。基因序列分析:对所有家系患病成员及正常同胞进行TGFBI基因编码序列分析,包括其全部17个外显子,5’及3’端与外显子拼接的内含子序列。 结果 经连锁分析得出五个STR 标记D5S816~D5S1500的LOD值>3,其中与TGFBI基因相邻的D5S399(θ=0)取得最大值为4.81。单体型分析发现该家系角膜营养不良表型与D5S816~D5S1500等位基因片段存在共分离现象,定位该家系致病基因位于5q31上一4.37cM区间内。在此区间内的候选基因TGFBI与角膜营养不良的发病相关。对TGFBI基因直接测序显示家系中所有患者在TGFBI基因的第2外显子存在杂合性突变,mRNA第370位碱基出现C→T的杂合性碱基改变,导致了野生型基因编码的精氨酸(Arginine,Arg或R)被胱氨酸(Cystine,Cys或C)替代,使密码子R124C发生了突变,并且该突变与疾病表型共分离。 结论 发现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角膜营养不良家系,其致病基因位点定位于5q31上一4.37cM区间内。经序列分析确定该家系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均存在TGFBI基因第2外显子的R124C突变。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伴发于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的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探索 下一篇会议投稿: 板层植片与全厚植片在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屈光状态及视觉质量的对比临床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